核心提示:
近日,海口市琼山区人民法院云龙人民法庭《冯某甲与冯某乙相邻关系纠纷调解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这是海口市首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的案例。
据了解,“多元解纷案例库”于2025年1月22日正式上线并向社会公众开放,供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调解组织和社会公众查询、使用、学习、研究。
2024年4月初,某村村民冯某甲拆旧屋重建的房屋与同村村民冯某乙所建房屋坐向不同,冯某乙认为该坐向违背乡土民俗,会对其造成影响,故阻拦冯某甲继续施工,造成邻里矛盾。经过当地司法所、村委会等多次上门开展调解,冯某甲已根据当地风俗习惯及实际情况对房屋造型及房梁位置进行了整改,但冯某乙依然不满意,要求冯某甲重拆重建,双方僵持不下,矛盾严重激化,司法所将该纠纷通过“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机制向辖区人民法庭报告,请求指导调解。
人民法庭收到相关材料后,考虑到双方都是邻居,若“一判了之”,可能无法彻底消除双方隔阂,为帮助邻里双方解开“心结”,化解矛盾,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人民法庭依靠“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机制,依托当地综治中心平台,会同派出所、司法所、国土所等成立调解小组,开展联合调处工作。
征得当事人同意后,调解小组前往该建房现场进行勘察,对冯某甲的建房情况、冯某乙实施的阻拦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调解小组还现场走访相邻村民,从侧面了解双方矛盾背景及当地风俗,为后续调解工作奠定基础。
在建房现场,双方剑拔弩张、对立情绪严重。调解小组先将双方当事人集中于建房现场旁坐下,引导各方冷静理性地表达各自观点。冯某乙认为按照当地风俗,冯某甲新建房屋坐向会导致其诸事不顺,要求对方重拆重建;冯某甲则表示其已办理建房许可手续,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房屋坐向,且自己已经对房屋造型进行整改,无法同意对方重拆重建的意见。针对双方分歧,法官将普法贯穿调解过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当地乡土民俗进行交叉分析,对冯某乙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诉求予以释明,降低当事人对不合理诉求的期望值,为后续“背靠背”调解创造机会。
调解小组分别向双方分析是非对错,在法官充分释法基础上,讲明调解可节省时间并降低解纷成本;派出所民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以便日后邻里街坊和谐共处;国土所工作人员对双方宅基地坐落及四至情况较为清楚,为后续如何施工提供专业意见;司法所调解员草拟和解协议。经过近6小时的调解,双方最终在现场达成和解协议。
最终,双方当场达成和解协议,冯某乙不再阻拦建房施工,冯某甲略微移动房梁继续建房。
免责说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温馨提示: 所有内容资料仅供点评与参考。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1-2025 www.aoyou089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唯我遨游1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来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 唯我遨游1 ( 琼ICP备11001216号-2)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