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唯我遨游1!
海南绿色低碳试点示范成效显著,多领域并进“双碳”目标
来源:[海拔新闻] 时间:2025-07-11 20:40:22 责任编辑:admin 关注:44

核心提示:

7月11日下午,“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十一场)——《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专场在海口举行。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在发布会介绍海南省争当“双碳”优等生以来在绿色低碳试点示范方面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据滕文亮介绍,绿色低碳试点示范通过“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策略。“十四五”以来,海南省在能源、交通、建筑等方面谋划并实施多个绿色低碳试点示范项目并取得了积极进展,除此之外,在资源循环利用、碳汇以及适应气候等方面的试点示范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昌江黎族自治县以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为契机,引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实现尾矿零排放。依托“无废细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形成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梯队。海南中心项目作为海口首批“无废工地”,采用可循环利用钢模板等设备减少建筑废弃物。三亚“无废城市”建设形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2024年,海南可降解塑料制品替代率达80%。

积极推动区域自愿减排与碳汇交易,探索碳普惠、碳足迹管理等创新机制,推动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出台《海南省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搭建碳普惠应用平台,完成步行、新能源汽车驾驶、“一网通办”零跑动等6种低碳试点场景信息化建设。成立海南国际蓝碳研究中心,探索海洋碳汇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机制,开发了《海南红树林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并应用于万宁小海、琼海沙美内海红树林碳汇开发,助力第三届消博会、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与2025年年会碳排放抵消。同时,完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碳库调查,率先在全国开发国家公园碳汇产品,建立全省森林碳储量一张图,推动林业碳汇交易。

在适应气候方面,印发并实施《海南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35》,在气候变化监测预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城市适应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海南省建立了覆盖全省的气候监测网络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等技术手段,对降水、海平面上升等关键气候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同时,推动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监测体系建设,并依托海南应对气候变化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对气候风险的动态评估和预警响应。自然生态系统适应能力显著增强,海南依托丰富的红树林、海草床等蓝碳资源,积极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工程。三亚蜈支洲岛海域珊瑚修复面积近5.3万平方米,海洋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持续推进,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至62.1%,通过森林资源保护和低效林改造,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碳汇能力进一步增强。开展气候韧性城市建设,持续深化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应对极端暴雨的能力;为应对持续高温,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全省启动清凉城市建设,通过微气候改善和公共服务优化提升城市气候韧性,三亚海棠湾超级绿道的成功实践为三亚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利用绿化实现降温、提升居民和游客舒适度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琼海博鳌零碳示范区是海南在绿色低碳与清凉城市建设融合发展方面的优秀样板。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海口入选首批国家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编制《海口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方案》,开展江东新区零碳新城建设,海南自贸港绿色低碳国际合作示范项目落地江东新区。打造气候适应型社区,北港岛实践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先进典型案例,2025年1月荣山寮案例获生态环境部美丽乡村 绿色发展先锋行动优秀案例。

此外,在国际合作方面,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探索洋浦近零碳示范区、东方减污协同工业园区等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推动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免责说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信息,查看评论信息

不填则为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