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唯我遨游1!
海南自由贸易港大讲坛——流动学堂2025年第13场报告会在万宁举行
来源:[海拔新闻] 时间:2025-07-01 17:20:38 责任编辑:admin 关注:52

核心提示:

6月27日,由海南省社科联(省社科院)主办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大讲坛——流动学堂2025年第13场报告会在万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举行。海南医科大学副教授张勇刚以《海南林下经济发展困境和解决路径》为题作报告。万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党员干部参加学习。

海南林下经济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会上,张勇刚深入剖析海南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如何通过林下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海南凭借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林地资源,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海南生物多样性丰富,林地资源广阔,为林下种植、养殖及采集加工等多种经营模式提供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海南林下经济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

张勇刚详细介绍了海南林下经济的主要经营模式。他提到,林禽模式是海南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种包括文昌鸡、琼中山鸡、霸王岭山鸡、儋州鸡、嘉积鸭、白莲鹅等。这些家禽在林下自由觅食,活动空间大,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林畜模式则以海南猪、五指山猪、雷琼黄牛、雷琼山羊等特色畜种为主,这些畜种适应性强,肉质优良,为市场提供高品质的畜产品。此外,林蜂模式也颇具特色,中华蜜蜂在林间采集花蜜,生产的蜂蜜品质上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在种植方面,海南林下经济同样丰富多彩。林药类、林果类、林茶类、林菌类和其他种植类应有尽有。林药类包括槟榔、益智、砂仁等,林果类有菠萝蜜、芒果、龙眼等,林茶类以海南大叶种茶为代表,林菌类则有灵芝、香菇等。这些作物在林下生长,充分利用林地的空间资源,同时林地的遮荫作用也有助于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它们主要分布在儋州、东方、五指山、乐东、昌江、琼中、白沙等市县。

除了种植和养殖,林下采集加工也是海南林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棕榈藤、蜂蜜、野菜、南药、茶叶、松脂等林下产品经过加工后,不仅提高附加值,还拓宽销售渠道。这些产品主要分布在文昌市、五指山市、昌江、保亭、琼中、白沙等市县,为当地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张勇刚强调,林下采集加工要注重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采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海南林下经济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报告会上,张勇刚也指出海南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他认为,设施用地难题是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用地手续办理困难,许多林下经济项目难以落地实施。此外,政策扶持不足也是一大瓶颈。补贴标准低、金融支持少等问题使得林下经济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他通过具体的数据对比,揭示出当前政策扶持力度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让与会者深刻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

针对这些困境,张勇刚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他建议,优化用地政策,简化手续,合理规划设施用地,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土地保障。具体来说,可以探索建立林下经济用地专项审批通道,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财政补贴,创新金融产品,为林下经济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例如,可以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林下经济的金融产品,如林权抵押贷款、林下经济保险等。

张勇刚还强调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的重要性。他建议,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林下经济产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有助于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避免盲目发展;建立健全林下经济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提升消费者对林下经济产品的信任度,促进市场拓展;加强林下经济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可以推动林下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

“海南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面临诸多困境,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和拓展市场渠道等策略来实现突破性发展。”张勇刚表示,随着各项破局策略的实施和成功案例的推广,海南林下经济有望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为乡村振兴和生态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报告会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报告内容详实、观点鲜明,通过参加报告会,对海南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深刻认识到了林下经济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将积极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海南林下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说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我要评论
0 条评论信息,查看评论信息

不填则为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