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9月9日上午,《海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闻发布会在海口召开。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是我省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我省突出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实施精细化环境污染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一是推进“三水”统筹治理,建设“幸福河湖”。以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优化水资源配置和调度,坚持优水优用。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推进全岛城乡一体化统筹供水。精准推进水污染治理,实施河流湖库全流域综合整治,系统推进工业、农业、生活等污染治理。加强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改造及建设,提高生活污水有效收集处理率。深化河长制湖长制,开展“幸福河湖”创建行动,到2025年,全岛形成“一城一镇一条河(湖),一河(湖)一景一文化”格局,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二是强化精细化管理,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一流。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研判—预警—响应全链条工作机制,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建立以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核心,兼顾温室气体的大气污染防控体系,推进细颗粒物(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协同控制和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开展挥发性有机物与氮氧化物协同减排。
三是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培育生存之基。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持续推进耕地周边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动态更新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单。巩固提升农用地安全利用,落实农用地安全利用等级动态更新制度。强化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完善建设用地环境准入管理制度。有序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开展地下水污染治理和风险管控试点。
四是聚焦“薄弱环节”,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以改善农村环境为目标,制定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方案,建立完善工作机制,统筹农村水、气、土壤环境系统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有序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改革试点,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管、用一体化的全链条工作机制。推进乡村振兴生态振兴,强化政策保障,完善监督考评,切实提升农村环境质量。
五是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维护自贸港生态安全。整合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范围及功能分区,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海南岛及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基本建立覆盖陆海的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库和监管信息系统。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加强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生物安全管理。开展重点流域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推进城市生态修补与修复。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实行最严格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
免责说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温馨提示: 所有内容资料仅供点评与参考。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1-2025 www.aoyou089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唯我遨游1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来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 唯我遨游1 ( 琼ICP备11001216号-2)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46号